三剛鐵工廠文物館-1

 

●南方澳:台灣最大近海漁港

  台灣名列世界六大漁業國家,發展基礎主要在日據時期建立。日本人發現蘇澳灣有陸連島做屏障,是天然良港,且地理位置可控有南起巴士海峽到琉球群島的廣大漁場,於是台灣總督府興建南方澳漁港,於大正12年(1923)完成。後來因為戰爭南方澳也沈寂下來。

●燒頭式內燃機:南方澳的工業黃金時代

南方澳的漁業機能不僅只有漁港停泊設施,其他相關產業也同時發展,婦女更是魚貨加工的重要人力資源,從上游到下游,建構出一個完整的產業體系,是南方澳之所以繁榮興盛的主因。

深入瞭解南方澳的漁撈產業,會發現這裡的鐵工廠與眾不同。日本人帶來先進的漁撈方法,是台灣漁業型態的轉捩點,南方澳的鐵工廠專門從事船舶引擎和機械維修的工作,甚至擁有自製漁船內燃機的能力,非一般鐵工廠可比擬。

二次大戰爆發後,日本政府強迫徵收鐵工廠,光復後,候餘文回到南方澳,蘇澳鐵工廠東山再起因為其精湛的技藝,讓獲得南方澳機械工業之父的尊稱。

●三剛鐵工廠:志同道合的三隻金剛

 ★廖心賀、林添金、馮輝通情義結交

  廖心賀經人介紹來到南方澳,與同在喜生鐵工廠服務的林添金(17年次)、馮輝通(18年次)一樣,都是來到南方澳尋找發展機會的年輕人三人因緣際會成為志同道合的知己共謀合資創業。

★三剛前傳:民國5193

三人存了幾年的錢,在民國50年買了一間一層樓的木造老房子,隔年創立三剛鐵工廠,取名『三剛』,是謂三隻金剛的組合陣容之意。這三位金剛使出拼命三郎的精神,很快便在南方澳佔有一席之地。

民國60年左右,三剛已經能自製內燃機,在南方澳享有盛名。但隨著大環境變遷的趨勢,因為失去船舶引擎的市場,業務量銳減,於民國93年的228結束營業,也象徵一個時代的結束。

★馮輝通:漁船引擎神醫

  每天清晨三、四點,漁船陸續出港,燒頭式內燃機將引擎頭燒熱啟動時,發出『蹦~咚、咚、咚、咚』的聲音,在南方澳迴盪,傍晚漁船進港時亦然,這是內燃機留給南方澳人的獨特聲音記憶。技術熟練的師傅,只要一聽聲音,就知道那裡的零件出問題,三剛的馮輝通,因為技術高超,甚至博得『引擎神醫』之封號。

 


摘選自:「家‧遮是博物館」─南方澳是一座博物館——三剛鐵工廠文物館

 

 

作 者:黃淑瑩

 

 

出 版: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

 

*版權所有,如需轉貼請標明來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博物館家族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