販賣希望的社區——白米木屐館

 

●李政吉:見證木屐產業興衰的老師傅

 較早的人,一年愛買二雙木屐!』年逾八旬的木屐師傅李政吉說。

大家都熟悉農曆過年要穿新衣、新鞋,不過,從老師傅口中聽到的是,以前的人一年要買二雙新木屐,因為七月份普渡時,照規矩是要先洗好澡,換上新衣新鞋,才去拜拜。只是,社會步入現代化後,這樣的習俗跟木屐一樣,逐漸被忽略、淡忘了。

李政吉,20年次,冬山人,16歲創業當老闆,開了一間木屐工廠,位置在現在冬山消防隊對面。他並不會做木屐,但是請來的師傅,經常100雙做壞掉15雙,他不堪損失,為了找出原因,遂自己動手開始刣木屐。

 

★盛產江某樹,白米成木屐巢

未乾燥過的木料,稱為生料,李政吉指出,做木屐最好的木材是江某樹,他形容濕的江某材,韌到好像水蛭乾,跟其他木材比較起來,生的時候較脆,乾掉之後則會變硬、變輕,且毛細孔多,穿起來較舒服。三面環山的白米因為盛產江某樹,成為木屐的重要供應地,而有『木屐巢』的封號。

 宜蘭曾經有多達36間的木屐工廠,但是後來因為木材來源漸少,加上塑膠鞋出現,木屐被取而代之。

 

★光復後木屐產業沒落

李政吉495月來到白米,但不是做木屐,改行到礦石工廠擔任管理工作,當時的他見證了台灣木屐產業由盛而衰的歷史。據他所述,光復後蘇澳鎮上還有三間木屐工廠,終因沒有生意而關閉,最後一間木屐工廠就在白米,老闆是他的『師孫仔』(即徒弟的徒弟),工廠約在民國45年左右設立,那時做的是未上漆的木屐白胚,都是供應給在基隆的陳合發,三、四個木屐師傅一天可以做四、五百雙。民國5859年之後,木屐工廠開始轉做其他木業加工,用機器去做洗衣板、蘿蔔絲刨刀、還有畚箕。民國60年,因位在北迴鐵路用地內,土地被徵收,遂將機器搬到五結的「冬山木業公司」,後來又改名為「豪山木業公司」。

 李政吉對自己的手藝相當有自信,他表示刣木屐的技術,就在刨刀、斧頭的刀法裡面,假設別人用刨刀要10斤的力氣,他只要2斤即可,因為初始下刀的角度,決定了木屐後面發展的型態。李政吉也感嘆,手工木屐能夠做出很多造型,機器只能做固定形狀,但要講真正的技術關鍵,現在的年輕人不聽,沒人要學,只好都用機器。

 

 ●蒙塵的白米,絕望的村落

 白米社區的範圍以永春里為主,三面環山,有溪流貫穿,因為溪底產白石,從高處眺望,猶如甕中白米,因而古有白米甕之稱。日據時期,就以白米為礦石業的重鎮,進行石灰石、石粉等加工,也在此設立水泥廠,當時,南方澳的冷凍廠是設在白米,因為這裡才有工業用電,可見其重要性。

 

★『石米仔』產量佔全國80

民國5070年代,礦石產業蓬勃發展,這裡有十多家生產『石米仔』的工廠,產量佔全國的80﹪,只是,這項『全國第一』讓社區居民無福消受。礦石加上水泥及化工,數十家工廠雖然為社區居民帶來不少工作機會,但是工廠日以繼夜的運作溢散污染物,以及運送礦石的大卡車,帶來的噪音跟揚塵,讓白米人得終日緊閉門窗,仍無法避免無孔不入的灰塵,生活品質低落,能離開的便搬走,人口嚴重外流,讓這裡逐漸成為一個絕望的村落。

 

★環保協議書:危機中的轉機

81年,宜蘭縣政府與水泥廠簽訂『環保協議書』,以提供回饋金給社區的方式,協助社區改造環境。民國82年,白米社區發展協會成立,尋求透過組織的力量,為自己的權益發聲,同年,適逢縣長選舉,為抗議環保協議書並無落實,白米社區發起拒選縣長的活動,有模有樣地做了旗幟、宣傳車,卻也因此被貼上環保流氓的標籤,造成協會內部意見分歧、四分五裂。

 選舉結束,當時在環保局上班的社區總幹事林瑞木,被上級提醒,若要留下來工作,就不要繼續參與社區,當時年輕氣盛的他,為了爭一口氣,決定辭掉環保局工作,並且預計用一年的時間,義務當全職總幹事,當時的理事長想要個人私下給他薪水,也被他拒絕。

 沒想到,做了一年,大家看到一些成果,希望能留他擔任專職總幹事,可是社區沒有經費,總幹事自己要想辦法開源,就這樣,林瑞木從組織財務、會計開始學起,踏上社區營造之路,一路跟著白米成長。

 

●仙履奇緣:那些年,我們一起磨的木屐

   『白米甕,出柴屐,偷剉柴,山林』這是白米流傳的俚語,不過,最初社區設定要發展的特色並不是木屐,而是竹編,因為當時社區內尚有竹編工廠在生產篩仔,老闆是從貢寮來的,成品主要賣給南方澳漁民,因為兩地往返交通不便,才定居在白米。

 但社區以前有什麼,要年紀大的人才知道,透過耆老座談,大家發現白米跟木屐有很大的淵源,才轉為以木屐做主題。

 

★第一代木屐叫好不叫座

當時李政吉老師傅尚在工廠上班,利用下班時間,手工製作木屐讓社區展示,他現在家裡還保留一雙當初第一批做的木屐。家住永光里的邱憲章,83年退伍回來不久,因為看見社區裡的老人家無事可做,希望能有社區組織帶動,主動爭取參與白米社區的相關計畫,因為專長在美術設計與教學,大家叫他畫木屐來賣,他覺得自己一個人畫產量有限,便發展出彩繪木屐DIY的活動。85年,歡樂宜蘭年在宜蘭運動公園,社區推出第一代木屐產品,可能受限於場地沒有DIY的空間,一盒定價250元,叫好卻不叫座,賣不到10雙。

 

★全國社區總體營造博覽會『仙履奇緣』嶄露頭角

86年,全國社區總體營造博覽會在宜蘭展開,社區理事『忠哥』(林進忠)想出『仙履奇緣』作為招牌主題,邱憲章找來一些象徵宜蘭的圖案,如古地圖、金棗、龜山島等風景,運用轉印紙貼到木屐上,沒想到竟然熱賣,大家連忙趕工做木屐做到深夜。傅家位在白米溪旁,門前有座自強橋,大家便在橋上磨木屐,有的轉貼圖案、包裝,每天忙到三更半夜,為社區而做的熱情、熱血,讓氣氛熱鬧而愉快。傅錫煌的太太楊寶蓮回憶起來,忍不住說:『大家一起磨木屐的那段日子最快樂!』

 

●為木屐找一個家

   24天的博覽會, 營業額60多萬元,為木屐文化產業創造出許多想像空間,大家開始想如何『為木屐找一個家』。初期,借用土地公廟二樓長壽俱樂部設木屐館,每每都會有人問:『木屐是誰做的?』為了讓大家瞭解木屐製作流程,便租了台肥舊宿舍設木屐工廠,買鋸台經費要十幾萬,社區沒錢怎麼辦?社區幹部一人捐助3000元給社區,當時木屐師傅陳信雄還在別處當守衛,都利用下班時間做木屐。

 

★社區合作社凝聚共識,產銷組織化

有感於社區發展需要制度化的建立,社區合作社作為社區居民自助互助的經濟組織,能夠凝聚社區意識,它有組織化的產銷制度,但是卻有非營利的思維,具有民主性,也符合白米發展社區產業的需求,林瑞木遂提出成立社區合作社的構想。只是,大部分的人都不看好,認為賣木屐不可能賺錢,不過,革命情感讓他不僅參與籌備處的工作,而且成立後一直是合作社的重要幹部。

 白米社區合作社於87年年底成立,範圍包括長安、永樂、永春、永光四個里,是宜蘭首例。8846,合作社正式掛牌營運,邀請陳信雄回來專職擔任木屐師傅,要將一個已瀕臨消失的產業,從無到有再重新建立,人才的培育養成是首要之務,木屐工藝傳習班、木屐彩繪、木雕、皮雕班輪番開設,並透過參觀導覽的規劃設計、各種新式木屐的開發、木屐舞的展演、發行社區刊物《響屐報》等等,來形塑木屐文化產業的雛形,營造出白米木屐村的意象。

 

●白米木屐村:販賣希望的社區

 林瑞木表示,白米要走木屐產業這條路,事實上是由很多人決定的,全國社區總體營造博覽會是一個轉捩點,不僅僅是社區居民,是所有關心及給予支持的人,促使他們走上這條路。博覽會上,李登輝總統被安排參觀白米社區的展示館,諸多肯定,讓社區居民找到光榮感,而能跳脫地域之見,開始有一條心的感覺,形成認同『我住在白米』的社區意識。

 

★從木屐產業找到社造策略

林瑞木認為發展木屐產業是一種社造策略,讓社區從沒有方向,找到一條路,並學習如何走下去。初期階段,大家將產業發展的重心放在環境改造,白米環境品質誠然不好,但在地人其實已經習慣,因為發展產業,外地遊客會來參觀,居民開始意識要美化環境,公共藝術、生活美學的概念被引進,環境得以改造。

 只是,用木屐作社區產業,在台灣沒有前例可循,處在第一線當前鋒,林瑞木感觸良多,他說這一條路要真的走過,才有辦法確定路況到底是好走不好走,能不能繼續走?專家學者用理論講一句話,社區可能要花上十年時間才做到。像社區入口生活文化園區的構想,希望營造社區內優質的公共空間,永春路上台泥的廢棄舊鐵道,供守望相助隊使用的社區崗哨,以及市民學習農園等,十幾年過去,沒有人力、時間去經營,缺乏管理,就是做不起來,社區營造需要給居民內化的時間,沒辦法求快,只能等待。

 

★白米的木屐不只是木屐

如果沒有社區,木屐只是一個商品』在白米木屐館工作的蕭玉珠說。來這裡工作的人,必須要認同社區營造所做的事,每個月一次,全體總動員去社區做環境衛生打掃,社區辦活動也會參加,進一步認識社區,跟居民互動、培養感情。林瑞木也表示,他們希望工作人員的心態不是在這裡工作,而是在這裡生活。

 你以為白米賣的是木屐嗎?其實他們賣的是希望,一個絕望的村落,透過社區營造找到未來之路,這正是木屐之所以能吸引人來的原因;白米人終極想望的是他們的生活。

 

●陳信雄:以社區為家的木屐師傅

 去年(100年)甫往生的木屐師傅陳信雄,曾在木屐工廠做了二、三十年的現場廠長,是白米木屐產業的靈魂人物,來參訪的遊客跟各界團體,都會對他的親切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與木屐結緣五十幾年,一天可做100雙木屐,回到社區任職後,研發出數十種特色木屐,按摩木屐、罰站木屐、登山木屐、步步高升木屐、孔子屐、謝公屐……,讓白米社區什麼木屐都有,還可以當作創意聘書跟結婚證書。

 在工作同仁眼中,陳信雄對工作有一定的堅持,他就像是一位大家長,很照顧大家,平時會提醒人要『多做事,少說話』,與人相處不要批評人家。聖誕節,他自掏腰包買聖誕帽給大家戴,母親節會叫大家別上康乃馨,過世當天晚上還參加會議,沒想到在睡夢中辭世,事出突然,令大家很不捨。

 

●何二郎:穿木屐的吟唱詩人

31年次的何二郎,他太太生前都叫他是『好人』(台語),社區內的晚輩都叫他『二郎伯』,他在利澤簡出生,當兵前全家搬來白米,退伍後,以開卡車載運礦石為業,65歲退休後當了二任社區理事長,前後大約10年的時間。

 由於擔任理事長,外界來參訪時,經常要出面接待,向大家介紹木屐跟社區,何二郎學會刣木屐,示範做木屐的步驟給客人看。他覺得自己比較不會講話,於是自己編詞譜曲,用唱的代替說的,第一次後,客人反應很好,覺得很有趣味,讓他接連寫了『白米心、木屐情』、『白米木屐』許多首歌曲。他的白米吟,也成為社區的一項招牌。

 不過,在妻子過世後,他成為獨居老人,近年又罹患阿茲海默症,記憶退化日趨嚴重,雖然開朗的笑容依舊,要再聽他吟唱白米調,恐怕機會不多。

 

●林瑞木:想撞牆的弄鐃者

 54年次的林瑞木,目前身兼合作社經理跟社區理事長,他經常比喻自己像是個『弄鐃』的人,同時要用許多竹竿頂著盤子耍雜技,忙得不可開交,別人在一旁觀看、拍手叫好。這是他推動社區組織經營的感想。

 白米社區開始從環境議題切入,以社會運動作為手段,但是廠方要求員工退出社區,造成組織瓦解,讓林瑞木重新思考路線,回到組織經營,從人開始,凝聚社區意識,這樣組織的強度才夠。於是,志工隊、長壽俱樂部、守望相助隊、壘球隊、讀書會等次級團體相繼成立,為了就是要讓不同年齡、層級的人參與。

 

★做了才知道的白米經驗

白米木屐文化產業,其實是從想像開始的,產業的基本元素:人、錢、空間、技術,初期全都不足,唯一的辦法只有去做,做好現在要做的事,為什麼?也講不出個所以然。當經營出一片天空時,大家都想知道白米是怎麼做到的,面對外界要講出理論論述,畫出願景在那裡,只是,林瑞木說自己出去分享或溝通時,那感覺像在撞牆——為什麼我講的別人都聽不懂?

 92年參選里長雖然落選,但他自認這是一個很正確的歷程,因為社區營造無法脫離地方政治力的影響,自己參與地方事務十年,如果社區與基層行政資源整合,應該可以發展得更好。不過,現在的他認為自己分身乏術,不適合當里長,但是參選的經歷,讓他看清楚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網絡,對事務的判斷能力更精準。

 

★面對營運壓力實事求是

為了社區產業的經營,林瑞木去讀台北商業技術學院空中學院,讀了六年,97年畢業;95年,木屐館開館營運,合作社買土地蓋木屐館,貸款一千六百萬,面對內部要做出成績的要求,他的壓力相當大,連續二、三年過著沒有假日的生活,整天坐鎮木屐館,隨時注意遊客反應及服務品質,每一項工作都親自去操作,所以,不少遊客都接受過他的電燒字服務。

 為什麼林瑞木說他講的別人都聽不懂?原因或許就在於他對實務的參與太深,實事求是已經變成他性格的一部份,有些事合理不可行,有些事可行不合理,他會直接切入核心,對經驗尚不到那裡的人,往往不能理解他的思考邏輯:而社區要有願景,但未來狀況又無法完全掌握,這部份反而要保留空間,也因此,社區幹部笑他是『把簡單的弄複雜,把複雜的說得太簡單』。

 

●商業化就不像社區?

   社區合作社剛開始一年只有五十幾萬的營業額,90年,勞委會永續就業工程、多元就業方案的挹注,社區產業才真正起步,木屐館開館之後,又進入另一個里程,近幾年才有上千萬的成績。剛開始不被大眾看好,這群人被當作瘋子,現在那些人則是疑惑,他們怎麼能撐這麼久?

 只是,隨著營業額升高而來的,是『白米太商業化』的批評,對要養廿幾位員工的合作社,可說是不能承受之輕。木屐館的工作人員,有些確實會落入一般銷售模式的慣性,認為做文化跟賣木屐只能二選一,但林瑞木很清楚,要提升到社區的面向才是正道。合作社不是以營利為主要目標,員工中有好幾位身障者,設有公益金,廟會、志工活動、守望相助隊等有需要時,會透過理事會決議給予補助,也會派員義務去在地的學校配合教學活動,錢也是用在善的用途。

 

★產業賺錢才有力氣做文化

參與白米社造十幾年的邱憲章,對『太商業化不像社區』的評語就頗不以為然,他認為應該用時間軸去看白米的發展,這是一個過程,他們之前花了那麼多時間在做社區營造的工作,如果現在多花一點力氣在賺錢上,有何不可?況且,現在觀光工廠大行其道,工廠能用文化包裝營利,社區組織為何不能學如何賺錢呢!他用『打拳頭、賣膏藥』來比喻,如果沒有賣膏藥(產業)填飽肚子,那有力氣打拳頭(文化)給人看呢?

 

●如果白米沒有木屐?

   做為台灣社區產業的標竿,白米被拿來檢視的標準點,或許也沒有標準可循。跟林瑞木是小學同學的社區專案經理鄒金玉,自認在這裡工作是否定多於肯定,但還是要把事情做好,她半開玩笑地說:『永春路是無尾路,不做好就走投無路!

 

社區與藝術家邂逅,點拾成菁

   永春路是貫穿白米的主要幹道,99年開始施工要拓寬成15道路,使得原本位於永春橋的白米甕精神堡壘、德廟戲臺、涼亭、台泥產業廢鐵道均被移除,社區生活空間景觀面臨重大改變。掌握改變的契機,社區利用文化局『社區與藝術家邂逅』的計畫,邀請藝術家王俊榮協助,以永春路、公館路段到白米工藝館的人行步道為範圍,讓該路段住戶進行門牌及信箱的創作,動手進行居家景觀的改造。

   這個計畫名為『點拾成菁』,其精神在於所有作品均利用閒置或廢棄的物品為材料做成,在完成的作品中,油漆桶、桌腳、浮筒、拜砧、竹席通通派上用場,對社區的認同,對家人的懷念,對生活的創意,自然流露其中,生動有趣。

   曾經有公部門的長官來,問說:『白米如果沒有木屐,還有什麼?』

白米總在逆境中創造新的可能,『點拾成菁』只是一個例子;如果白米沒有木屐,只是少了巷弄間走路時的喀喀聲,即使沒有木屐,白米仍然會用另一種方式,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摘選自:「家‧遮是博物館」─ 光與愛的生命共同體——白米木屐館

 

作 者:黃淑瑩

 

 

出 版: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

 

*版權所有,如需轉貼請標明來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博物館家族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